法制周報訊:尹秀春
宋竹君,鶴城區(qū)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副院長。自2009年6月從事仲裁生涯以來,以踏實肯干、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,辦理了各類仲裁案件一千余起,日均辦案量一起。
恪守職業(yè)道德,贏得群眾信任
初到仲裁院工作時,宋竹君對勞動仲裁法律實踐工作不熟悉,為干好工作,主動申請上級業(yè)務部門懷化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加入兼職仲裁員,苦下功夫,虛心向其院里的尊師前輩們拜師求教。在頒布新法《中華人民共和勞動合同法》以后,人們對還缺乏足夠的了解。2009年底,宋竹君主持調解了第一起勞資糾紛案件。當時,在懷化某貿易公司的有一名女職工,因公司抵扣其入職押金不予退還致雙方發(fā)生爭議,公司自認這名女職工不服從管理,因此不愿與這名女職工簽訂勞動合同,但仍讓這名女職工繼續(xù)工作,還扣減了女職工的工資。這樣一來,這名女職工不干了,聽說勞動仲裁專門處理勞資糾紛,便找上門來,心含悲憤眼含淚地訴說著自己的遭遇,要求主持公道。她聽了女職工的訴說,一邊為其辦理立案手續(xù),一邊安撫她不要著急,事情一定會按程序依法依規(guī)給予解決的。立案后,女職工先后六次找上門訴說委曲,得知她是外地的,自從離開單位后回老家待業(yè),來懷化一趟不容易。于是宋竹君在單位用車困難的情況下,開著自己的自行車數(shù)次來到了這家貿易公司與法人溝通,向其講明用人單位不得以員工同意為由扣押員工押金、工資、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后果等理由,要求公司盡快支付扣押的押金、拖欠的工資及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,經(jīng)過耐心細致的調解,公司意識到自己對法律專業(yè)的無知造成了自己的被動,于是同意讓女職工繼續(xù)工作,同時退還押金、支付拖欠工資。女職工也同意作讓步,放棄了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的請求,回到公司上班。女職工經(jīng)勞動仲裁調解而恢復工作的事傳出后,馬上引起了社會的關注?!稇鸦請蟆仿勶L而動,報道了鶴城區(qū)第一起勞動仲裁案的處理結果。這一來,許多員工拿著報紙找到了仲裁院,向訴說各自的不幸,咨詢相關事宜。在她耐心細致的調解下,化解了一起起社會矛盾,讓每個案件的當事人都能感到公平正義,達到群眾滿意的圓滿結果。
暢通裁審銜接,多元化解矛盾
在宋竹君為維護弱勢群體奔走時,自己卻惹上了麻煩。1998年年初,鶴城區(qū)某單位的員工被辭退了,該員工竟然不知道為何被辭退,要求撤銷辭退通知及單位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等。接到了這名員工的立案申請后,她當即展開了立案調查,多次到相關部門、上級主管單位調查,發(fā)現(xiàn)員工反映的事實不符合實際情況,還有的根本不成立。她遂作出駁回撤銷辭退通知、賠償金等裁決。當這名員工到仲裁院領取裁決書時,一看裁決書對已不利,便一把將裁決書扔到地上,拍著桌子,大聲吼道:“為什么我提交的證據(jù)不采信,反而采信單位的證據(jù),替單位說話,你們政府職能單位顯然是一家,這樣維護單位,是單位給了你們什么好處吧?這個字我不簽,我一定要找你們上級單位討個說法才行。”見此情景,她撿起裁決書,再次遞到對方手中,“你還是簽字吧,我們是對事不對人,你不服我們的裁決,就要收集到有效的證據(jù),向法院維權?!焙髞磉@名員工的代理律師領走了裁決書,這名員工對此不服,向相關法院提起了訴訟。該法院經(jīng)審查,亦作出駁回撤銷辭退通知、賠償金等判決。沒想到,這名員工窮盡所有法律救濟途徑無果后,到信訪部門投訴鶴城區(qū)人社局,因對信訪回復不滿繼而又向法院起訴鶴城區(qū)人社局。聞聽此訊,宋竹君立刻找到相關法院立案庭的領導,示明了人社局不能成為被告的理由,“仲裁員在辦理案件過程中,不是利益既得者。此風一開,今后的工作還如何開展?”立案庭的領導同意了她的意見。因此,該法院答復:人社局作為處理勞動爭議的專門機構,不能成為被告。就這樣,這位員工才把心放下,坦然地接受了這個結果。
化解社會矛盾,促進社會和諧
有一年的國慶節(jié)日前一天,宋竹君開庭審理了一起用人單位辭退勞動者經(jīng)濟補償爭議案件,由于證據(jù)過多,上午庭審至中午還未結束,考慮到接近節(jié)期,申請人的代理人又來自外地,征求了雙方意見后,中午休庭一個小時,下午一直開庭到晚上七點多鐘才結束,隨著事實的進一步查清,雙方的爭議越來越少,當事人了被她的愛崗敬業(yè)所感動,申請人在閉庭回去后,與其律師對案情進行了梳理分析,認為即使裁決獲得的賠償與她主持調解的方案差距不大,且還節(jié)約訴訟成本。在她再次和雙方電話溝通調解下,雙方終于握手言和。達成調解協(xié)議,案件審理圓滿終結。
責編:伏志勇
來源:法制周報